一部車是由上萬種的零件所組成的。隨著使用,功能性元件(包括潤滑油)的性能由於磨損、老化、腐蝕等因素而逐漸降低。在車輛正常行駛下,此種變化逐漸發生在許多零件上。因為沒有一部車的使用情況完全相同,因此無法預料每零件都有相同的磨損與老化。
因此,工廠規定了一定的檢查週期,針對那些可以預料到隨著時間或使用會產生變化的零組件進行調整與更換,這就是「定期保養」。


    因此,定期保養的目的就是恢復車輛的性能到最佳狀況,防止小問題變成大問題,確保車輛的安全性,以及較佳的經濟性與較長的使用壽命。
保養週期


保養週期是以里程表上的讀數或距上次保養的時間與使用條件來決定的。
Ps:車輛在下列任何一個或多個條件下,應使用嚴荷條件的保養週期。
1. 拖有尾車或經常從事戶外活動。
2. 在灰塵路、崎嶇不平路、泥濘或含鹽分的路面行駛。
3. 重複32公里內短程行駛。
4. 經常長時間怠速運轉或低速長距離行駛。


簡易的D.I.Y保養法!
    車主在購入愛車後,剛開始總是對車輛愛護有加,什麼保養換油、洗車打蠟、加裝配件、強化性能等,樣樣都不放過,即使再忙、再累,也要讓愛車處於最佳的狀態,但時間一久,或是工作事業一忙,愛車就逐漸疏於照顧、保養,時常可見到車輛拋錨在路邊就可得到印證,假期前更要做好愛車的保養工作,以下便分別為車主介紹簡易的D.I.Y保養法!
平時保養--引擎室內的「四油」


1. 機油
機油,機油濾清於每10000或5000km更換一次,在平時檢查時都是查看機油油量是否足(與 F 線切齊為最佳) ,機油油質(是否髒污)及黏稠度是否良好,機油油質以透光清澈為最佳,若為不透明黑色或深咖啡色即表示以達更換時機(柴油引擎例外) ,黏稠度不佳略有汽油味則表示愛車所加汽油的揮發性過低,若汽油泵是由引擎本體所帶動時則表示汽油泵內的油封,膜片有破損,老舊的現象,應立即更換。
換油DIY先由位於底盤的機油底殼的放油螺絲來放油或使用真空吸油機來吸油(中油加油站有),機油濾蕊也一起換掉,就算機油已經換新,若機油濾蕊未換,內存的舊機油將會影響已換新的機油,結果等於沒有更換過一樣,加入新機油80%後量一下機油量再加至上、下限的中間。
機油量標準量法:發動引擎,讓車行駛,使引擎達到工作溫度;將車停放平坦路面,拉起手煞車,關掉引擎,並等待數分鐘,讓機油流回油底殼。取出油尺,並用清潔的布拭乾淨。插回油尺,且要完全放到底。再次取出油尺,正常的油位高度必須在油尺上(MAX),下(MIN) 兩個缺口之間。


2. 變速箱油
檢查自動變速箱油時需 2人操作,一人在駕駛室將排檔桿置於 R 檔(煞車踏板不放)另一人則在引擎室作檢查,檢查的標準與機油相同,通常廠家規範變速箱油每20000Km更換一次,每40000km作變速箱循環清洗順便更換濾網,但以本人的經驗,變速箱油的氧化速度是依駕駛者的駕駛習慣而定,常引擎溫度過高,常做急加減速習慣的變速箱油氧化速度較快在未到達更換哩程時變速箱的油質就已經很差了,因此,本人建議若油質成淡咖啡色時車主應更換變速箱油,定期作循環換油你才會有舒適的駕駛環境,要馬力就有馬力而且這還能延長引擎腳橡皮及變速箱的壽命呢! 為什麼?因為自變箱是採用濕式離合器片而離合器片經磨耗後的粉末會隨著變速箱油到處跑,偏偏自變箱的控制油路都是很精密細小,久之就會將油路阻塞,故造成車輛在換檔或變速箱跳檔時會大力的震一下也會造成變速箱跳檔不良失常。
自排油量標準量法:發動引擎,讓車行駛,使水溫表指針達到正常工作溫度;將車停放平坦路面,拉起手煞車(不可關掉引擎)。引擎繼續怠速運轉,腳踩煞車踏板;將排檔桿從P檔位逐一換至L檔位,並在各檔位停留數秒鐘。最後將排檔桿排在N檔位。取出油尺,並用清潔的布拭乾淨。插回油尺,且要完全放到底。 再次取出油尺,正常的油位高度必須在油尺上HOT範圍內。


3. 動力方向機油
動力方向機油也是需要檢查的項目,檢測方法與機油相同,保持在足夠的位置即可。


4. 煞車油
煞車油是最重要的一種油,依照規定通常一年或三萬公里更換一次(以先到者為準),若還未到更換時機,也要檢視煞車油存量,您可先由煞車油壺外的刻度判別,煞車油必須介於Max與Min之間,若有減少一定要添加至Max的位置,而號數不同的煞車油更是不可混用。


平時保養--引擎室內的「三水」
     「三水」的檢測更是不可忽略
  「三水」即指水箱水、電瓶水、雨刷水,三者缺一不可。水箱中的液體為水與水箱精,平時應常檢視水位是否足夠,如果水位有降低,應在冷車時以清水或水箱精加至上限與下限的中間即可,若要自我檢視,請不要在引擎運轉時或停止運轉一小時內打開水箱蓋,以免因高溫的水箱水噴出而被燙傷。       
關於電瓶水的部份,一樣有注水的上、下限,不足時請以電瓶水填加,切勿添加清水,電瓶水在汽車材料行均有售,並且在每次加電瓶水的同時,順便到電機行測一下電量是否充足或檢測電瓶蓄電功能,也可由此得知發電機與電瓶是否正常,若有問題請花錢換掉,以免愛車掛在半路上。夜間停車時也請記得將車上所有開關關掉,以免隔日發動引擎時因電力不足而無法啟動。 
雨刷水也是需要經常檢查水位是否足夠,或是檢查蓄水箱內是否有沉澱物,如果發現有沈澱物,最好將蓄水箱拆下清洗,洗完之後再裝上,然後將水裝滿即可,裝水時最好添加一些能夠去除擋風玻璃上的油漬之清潔液,以普通的清水代替也可,雨刷水不足雖然不會讓車輛故障,但擋風玻璃被前車噴髒無法及時清除,也可能會影響行車安全。                
接著是雨刷片,雨刷片也常常被忽略,不論溫度變化或砂石、灰塵,都會使雨刷片壽命縮短,雨刷片一旦損壞,在下雨天您可能會看不清楚前方路況,所以雨刷片的檢查也是很重要的。在下過雨之後最好也能清洗玻璃和雨刷片上的汙物,使用雨刷時也儘量以雨刷水配合使用。
 
平時保養-電瓶
電瓶的壽命一般是一年半至兩年之間,影響電瓶的壽命的因素有二:
過度充電:電瓶充電時會產生 O2 而劇烈的充電動作所產生的氣泡會使極板上的紅鉛粉(正極板)與黃鉛粉(負極板)脫落,(通常為電壓調整器故障) 。
電瓶的電解液不足:會使極板產生硫化。電瓶電解液不足時,可用蒸餾水,RO逆滲透純水或是專屬的電解水(一瓶60元)加至電瓶水淹沒極板再多一點(即外觀上限處) 。
通常電瓶使用一段時間之後電瓶樁頭會產生白色結晶粒,這種結晶粒會使電瓶漏電所以在保養時:
先拿膠布將加水蓋上的通氣孔貼牢,以防髒水跑入電瓶內,拿熱水或蘇打水將其洗掉,然後將電瓶表面擦乾,在樁頭上塗一層黃油(以防再結晶) ,將膠布撕掉。
若電瓶沒電無法起動需要其他車輛借電時其跨接法為:
正極接正極(紅色粗電線. + 或POS) 借電方車輛之負極接己方車輛引擎任何一處(引擎任何一處都是負極,即為搭鐵) ,勿將借電方車輛之負極接至己方車輛電瓶負極,此動作會在跨接線拆下時產生反向電壓將電腦或其他的電子元件燒毀。
車輛起動後將轉速提高至2000 rpm,經過一段時間後再行駛,若引擎無法維持運轉的話那就表示充電系統故障啦!


平時保養--傳動軸
以前驅車而言( FF傳動),其傳動軸是使用等速萬向接頭,在萬向接頭部份是用橡皮套密封,若橡皮套破損車輛在行駛時砂石就會跑入萬向接頭內加速其磨耗減短壽命,因此在平時應檢查橡皮套是否破裂,其破裂時的現象很明顯即是輪圈及引擎塑膠底板附近會有極為黏稠的油漬(這油漬為黃油) ,若在行駛間方向盤打死時會有啪啪聲出現時亦表示萬向接頭損壞應更換,若橡皮套破裂車廠可為你更換,本人建議你平時經常檢視橡皮套及避免車輛在原地打方向盤(因這會造成萬向接頭的負荷過重減短壽命)因前驅車的等速萬向接頭一支要6000塊上下喔! 以後驅車而言,其傳動軸是使用兩個不等速萬向接頭,若車主在放鬆離合器起步時或在急加速,急減速時車底傳出"咖"聲時就表示不等速萬向接頭已到達更換的標準,而靜態的檢查方法為至車底下抓住傳動軸中央位置做左右搖擺的動作,若能轉動的角度過大時(超過4.5度)即表示不等速萬向接頭的間隙過大。


平時保養--燃料系統
本人建議車主盡量不要吃"桶底油"即油量剩下一格時應再加滿油,除了定時更換燃油濾清器之外,也要定時清理油箱(因雜質及水都會沉澱在油箱下層) ,不然濾清器再怎麼換也沒有用,此外,20000km也要進廠清洗噴油嘴(若經濟不允許的話也可以在加滿油時加一罐汽油精但以清洗機清洗噴油嘴效果較好) ,在清洗噴射嘴之後燃油濾清器也要一併更換,也要清洗節汽門體,不然有洗跟沒洗一樣,若都沒有清洗過噴油嘴的車有怠速不穩,耗油,加速不靈敏清一清噴油嘴或拿罐汽油精來用用準沒錯。
相信有許多人在加油時會加錯油,如 92無鉛汽油加到 95無鉛汽油,其實 92與 95的不同就是辛皖值的高低。
95無鉛汽油的辛皖值較高即抗爆性較高,引擎的壓縮比若在 9 : 1以下時用 92無鉛汽油而在 9 : 1以上時請用 95無鉛汽油. 9.5 : 1時就可以用 98無鉛汽油,但現在因 98無鉛汽油配方問題在冷車時會有起動困難或冷車時怠速不穩的問題發生,加不加98無鉛汽油看你自己啦!通常壓縮比低的引擎加抗爆性較高的汽油會使引擎溫度較平時高,而壓縮比高的引擎加抗爆性較低的汽油會使引擎容易發生爆震(行駛中引擎會有ㄍㄧㄚ,ㄍㄧㄚ聲) ,若發生以上所述的情形時本人建議你更換汽油。


平時保養--點火系統
在此本人教你保養檢查火星塞及導火線(火星塞線)的方法,導火線及火星塞會直接影響引擎馬力,怠速,加速的靈敏性,若你在急加速時引擎轉速會遲滯一下或者是怠速引擎會抖動你就要檢查這兩個零件。
導火線從汽缸蓋拆下時或從分電盤蓋拆下時要依缸序排好可別弄亂了!檢查導火線兩端的中心電極是否有白色或黃綠色銅鏽。若有的話使用 WD- 40清洗後用壓縮空氣吹乾或用布擦乾,而在引擎運轉時可用塑膠把柄的起子末端與引擎搭鐵,起子柄桿位置靠近導火線檢查是否漏電。
火星塞拆下時也要依缸序排好如此才能比較各缸的運作狀況,可依火星塞中央電極的顏色來判斷,引擎正常燃燒狀態的顏色為咖啡色,黑色為混合氣過濃,白色為混合氣過稀,引擎正常燃燒狀態的顏色為咖啡色,火星塞拆下後應檢視中央電極是否損耗,間隙是否過大(正常為0.7mm~0.9mm若無量測工具時可以鋸片代替) ,各缸火星塞間隙要一樣,不然的話引擎運轉不順會更嚴重,檢查完火星塞間隙後順便用鋼刷將火星塞電極部份的積碳刷乾淨,讓火星塞跳火更順暢。


平時保養--冷卻系統
車主在平時或行車前應檢查水箱及副水箱內的儲水量是否足夠.且檢視水箱四周是否生銹,這可能是水箱漏水的徵兆,通常水箱內都會添加水精〈水精濃度約在30%~60%之間才有其功能〉,若冷卻水中水銹過多的話就應該更換,在水箱下方都會有一放水塞,將水箱中的水漏光後開始加入乾淨的水,然後在起動引擎繼續加水直至排放出來的水沒有水銹後將放水塞旋緊,而副水箱也應定期清洗。
完成換水動作之後順便檢視水箱蓋上的橡皮是否龜裂,若有表示水箱蓋已達更換的程度,某些車輛在換水之後須做放空氣的動作如:雷諾、日產、本田.....等車系,在此建議你在水箱蓋功能完整的狀況下做完換水工作之後要多加副水箱的水並於近兩日多檢查水箱水是否足夠及冷卻水溫度是否正常。
除此之外,也要檢查風扇皮帶及冷氣壓縮機的皮帶是否鬆弛(以下壓 1Cm內為標準) ,龜裂,若有龜裂請立即更換以免在行駛途中斷裂。
***注意:勿在引擎溫度高時打開水箱蓋!!***


平時保養--進氣系統
進氣系統的保養可分為兩個部份,第一個部份為使用敲打方式清理空氣濾清器,若太髒或有油漬則更換,如此可以避免髒東西跑到引擎去。
第二個部份可能就比較需要技術,你也可以在進廠保養時要求技師為你做,那就是清理節氣門體,使用除碳劑將節氣門內進氣口包括怠速空氣控制閥進氣口及節氣門後方的積碳清理乾淨(可用牙刷) ,因為這幾個部位積碳太嚴重的話會使引擎怠速不穩,耗油及馬力不足。


平時保養--煞車系統
煞車系統的檢查最先應檢視煞車總泵的儲油筒內的煞車油是否足夠及四輪輪圈是否有油漬,若不足或有油漬請至駕駛室將煞車踏板踏死,檢測踏板與駕駛室底板的距離是否合乎廠家規範,一般為大於70mm(不含地毯) ,若不合乎廠家規範應進廠檢查四輪煞車(可能的故障為煞車來令片過薄或煞車油路中有空氣) ,若合乎廠家規範但煞車油不足也要進廠檢查(故障為煞車分泵漏油) ,而煞車總泵的檢查是將煞車踏板踏死後不動經過一段時間後看煞車踏板是否會下沉,若會下沉則表示煞車總邦已有洩漏的現象應立即更換,目前所有車輛都有裝煞車總泵輔助器,即為真空輔助煞車系統(位於煞車總泵的後方黑色扁平圓柱體) ,其檢查的方法為:首先將煞車踏板踏死後起動引擎看踏板踏是否會下沉,若煞車踏板會下沉即表示真空輔助煞車作用正常,若沒下沉車主可將煞車總泵輔助器上有一條從進氣岐管接至煞車總泵輔助器的黑色軟管檢查是否有無真空作用,老舊破裂,阻塞,若沒有以上的徵狀請進廠做進一步的檢修,此時車輛仍可以開,煞車依然有作用,通常前煞車來令片更換 2次後煞車來令片更換一次,本人建議在四輪煞車來令片一次更換後將煞車油補滿,往後若有煞車油短缺至下限標準時應立即檢查煞車系統.
再者,檢查煞車油的油質(正常為透明琥珀色) ,若油質不佳時(呈半透露深琥珀色)應予以更換,以免發生煞車失靈的現象,因煞車油油質不佳其沸點會降低,在駕駛途中煞車油會因沸點過低而氣化產生煞車鬆軟的現象,一般煞車油是使用 DOT 3 及 DOT 4 煞車油。
**DOT 5不可以與DOT 3、DOT 4合用**
煞車油吸水量與時間關係
時間(年) 吸水量
1 約2.5%
2 約4%
3 約6%


煞車油含水量對沸點的影響
含水量 DOT3沸點 DOT4沸點
0 205℃ 230℃
1% 180℃ 200℃
2% 165℃ 185℃
3% 150℃ 170℃
4% 140℃ 155℃
建議一年一換


平時保養--輪胎
其實輪胎保養很簡單,只要你平常多檢查胎壓是否正常(30psi).因胎壓過高在高速時方向盤會抖動,且避震效果不佳,轉向容易,在高速時方向盤會左右擺動,而輪胎胎面磨損面積集中在胎面中央位置。胎壓過低會造成轉向不易即方向盤很重,引擎須要更多的動力來帶動輪胎故胎壓不足會使引擎耗油引擎耗油因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積變大的緣故,且胎壓不足容易使輪胎加速老化,胎壓不足時會磨耗胎面的兩側,胎壓不足位在高速行駛時有暴胎的危。因此!保持適當的胎壓能確保行車安全。
此外你也應定期調換輪胎,讓輪胎磨耗能平均磨耗,廷長輪胎壽命。調換時記得要再做一次輪胎平衡試驗。此外,在做輪胎對掉時應注意此輪胎是否為單導向輪胎或雙導向輪胎。單導向輪胎因胎面上的排水紋為單向。通常單導向輪胎在胎壁上會有一箭頭指示輪胎正確的方向,若裝反會造成輪胎排水性、抓地力會大打折扣。
此外,也應避免緊急煞車,行駛時若發現車輛無故偏向或者是方向盤抖動的問題時應立即做車輪定位,因車輪定位不良會造成輪胎的不正常磨損縮短輪胎壽命。
輪胎使用須知
1. 全部輪胎請使用同一種類、構造、尺寸的輪胎,但若新車廠有依軸別指定使用不同尺寸的輪胎時,請依其指示。
2.使用內胎尺寸需和輪胎尺寸相同,並請使用適合車輛輪圈之汽門嘴。
3.空氣壓若過與不足時,會產生輪胎之損傷,造成事故之虞
4.要經常檢查輪胎充氣壓力是否適當,有降低或不足時,應隨時補充。
5.請勿使用外傷已深達簾子布部分或橡膠已有破裂傷痕之輪胎。
6.輪胎剩餘溝深,如出現磨耗指數標示1.6MM時,請更換新胎。
7.請確認輪圈是否有龜裂,變形等損傷及是否有明顯腐蝕現象。
8.為防止輪胎之損傷,行駛時輪胎之側面應避免接觸步道邊緣及道路上突起物。
9.行駛中,若感覺有操作不穩或者異樣的聲音、振動產生時,請儘速停車於安 全場所,檢查車子輪胎。
10.請使用新車廠所指定的標準輪胎或者是原裝車所使用的輪胎。
11.種類、構造及尺寸相異之輪胎,若混用於同軸時,因輪胎性能有所不同,有可能會發生交通事故,故請避免之。(應急用輪胎除外)
12. 避免使用出廠超過三年的輪胎。
參考資料
 ●電瓶是免加水的好?還是傳統式的好?
==================================



其實傳統式電瓶及免加水的電瓶各有千秋,各有好處...





對那些懶人來說,恐您就用免加水、免保養的電瓶好了!如果您從來就沒有打開引擎蓋、檢查一下機油、冷卻水的習慣,那怎麼可能期待您會去巡視電瓶呢?所以,一切不需動手的免加水、免保養式電瓶應該最適合您;不過,您也必須了解,相對要付出的代價,是較高的電瓶價格、和相對較短的電瓶壽命。



反之,對那些平日就喜歡打開引擎蓋摸摸弄弄的愛車一族來說,傳統式的加水電瓶可能更合乎實際,一來換電瓶時價格較低、二來壽命相對較長、三來還可增加保養的樂趣;如果使用得當,傳統電瓶的壽命可達免保養式電瓶的1.5倍、甚至是二倍,比較起來是相當上算的。



電瓶的壽命約以二年為標準。當然,也可以使用超過二年以上,但是很容易引起電瓶電力耗盡的問題,所以最好不要這麼做。消耗品最好定期更換。









●輪胎的壽命到底有多長?

==================================





里程跑得不多的車子,輪胎也需要在一定的年限更換嗎?嚴格講來是要的,因為任何橡膠製品都會有老化、硬化的問題,是要不要更換新輪胎,這就牽扯到用車人的習慣...

膠製品除會磨耗外,一樣會老化,必須注意使用年限。

講究行路品質的人,當橡膠老化到一定的程度之後,他就會感覺出車子行經粗糙路面,吸收碎震的能力不如從前。當然,麻痺一點、神經線較為大條的、開車不講究的,這些細微的差異可能就無法感受。



一般而言,輪胎裝上車子後,即使行駛里程非常短,三年之後輪胎也會硬化、老化許多,因為橡膠不斷地受到引擎排放熱氣的衝擊、紫外線的照射、和空氣裡臭氧成分的侵襲,這些是造成橡膠硬化、龜裂最厲害的殺手!特別是喜歡買性能胎的朋友們,提醒您,性能胎之所以抓地力強,有一部份原因就是因為性能胎的胎質軟,而要讓胎質軟,在輪胎膠料的配方裡就要多加天然橡膠、少加合成橡膠,可惜啊!偏偏天然橡膠又比合成橡膠容易老化,所以性能胎會老化得更快。



除了老化的問題外,行駛里程很少的車輛,也要注意車子停放太久,輪胎老是被一噸多重的車子壓在同一個位置,久而久之,輪胎的真圓度也會受影響,因此,如果車子經常一停就是一個多月不開,可以慎重考慮將車子頂高、讓輪胎懸空,這樣對維持輪胎的品質會好一些,如果這樣不易辦到,至少在長期停放前,應該將胎壓提高、把氣打飽一點,等要上路行駛之前再洩掉一點氣、回復正常胎壓,這樣對維持輪胎的真圓度也有幫助。



選擇輪胎,要先看訴求,非常講究行車舒適性的,那輪胎的扁平比不能太低,否則車子開起來會覺得顛得很厲害,老是有震動傳進車子裡。反之,喜歡開快車的,那最好選擇胎面寬一點、扁平比低一點的輪胎,免得高速直行穩定性不佳、過彎時又老要被離心力甩到彎道之外。



如果是很注重油耗經濟性的省錢派或是營業車輛,那就不能選寬胎,否則油耗表現會令您大皺眉頭;喜歡行車安靜的,輪胎的橡膠材質要選軟一點,滾動噪音才不會太大,但是,輪胎愈軟就愈不耐磨,如果您一條輪胎喜歡跑個五、六年才捨得換,那輪胎膠質就要選硬一點的才好,可是別忘了這麼一來,抓地力和輪胎滾動噪音就又得犧牲一些囉!





●行車中,引擎蓋冒煙,怎麼辦……

==================================





當車輛再行駛途中,引擎蓋冒出類似蒸氣的煙時,多數的汽車駕駛人多會非常緊張而不知如何是好。此時建議您先了解問題狀況,再作正確處理……



行車中,引擎蓋不正常冒煙,此時可能的問題有三:1.水箱破裂或水箱水不足。

2.沒有機油,至使引擎過熱。3.風扇故障。因此建議您:

1.先將車子開至路旁停好

2.先不要熄火先將檔位推至p檔

3.將空調與車上的電器系統關閉,並觀看溫度表水溫是否過高,然後下車打開引擎蓋察看

4.若發現蒸氣由水箱冒出(水箱破裂),立刻將引擎熄火並把電門位置轉到ON狀態,讓水箱風扇轉動以利散熱,大概半個小時的散熱時間,就可重新加水,繼續前進。

5.若為機油箱破裂(可能是壓到鐵條或石頭,異物彈起將機油箱打破),請立刻熄火,立刻請拖吊車拖回原廠檢查、修復,此時如果您再繼續行駛,溫度居高不下,可能造成引擎縮缸,屆時再悔不當初了,也只能含淚掏鈔票了!

6.若是單純風扇不轉的狀況,可能是保險絲燒斷,此時你可以將水箱加滿水,減緩溫度上升、緩速行進到最近的汽修廠。





●停等紅綠燈 需要排入N檔?

==================================



許多愛車如命的駕駛人,對變速箱檔位排入D檔再踩住煞車制動這個動作相當感

冒,他們認為這將加快變速箱的磨損,甚至導致油溫升高,而事實到底是如何呢?

其實排入D檔、踩住煞車並不至於對車輛變速箱成不良的影響。如果預計等紅綠燈的時間將會超過30秒,那麼打入空檔是個不錯的做法,最起碼右腳不會酸。但「踩住煞車再猛催油門」是開自排車的大忌,這樣將導致離合器片、制動帶損毀,屆時變速箱就得大修了。



建議駕駛人在停等路口號誌時,車輛檔位仍保持D檔、並持續踩住煞車。自動變速箱在各個不同檔位的油壓、迴路並不相同,雖然D檔的「蠕動現象」會給人較不自在的感覺,但此時變速箱中的閥體油壓會比N檔時高很多,絕對能提供變速箱足夠的潤滑而不致過度磨損。而且在車輛多如過江之鯽的都會行車,駕駛人往往較容易因心浮氣燥而發生事故,變速箱保持在具有前進能力的D檔位,對於可能來自後方的追撞,或由對向車導衝撞而來的失控車輛,駕駛人都將能有較佳的閃避能力。



十餘年前的老式自動變速箱,由於機結構不甚理想,如果頻繁地在D與N檔間切換,將容易導致機件的磨損、減短變速箱的壽命。但現行市售車的自動變速箱,不論是耐久性能或是耐磨耗能力均已突飛猛進,因此不論臨時停車時是否將檔位排入空檔,都不會對變速箱造成傷害。



暫時停車時到底該不該排入空檔?那就看個人的駕駛習慣而定囉!



●行車中,煞車突然失靈怎麼辦……

==================================

當您在行車中,突然發現煞車失靈,尤其在高速中,「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

靈」,除了保持鎮定外,駕駛人如何確保自身的安全呢?

1. 千萬要保持鎮定,慌亂反而會壞大事。

2. 先放開煞車踏板,再重新踩一次。

3.若仍失靈,應迅速將排檔退到最低檔,利用引擎煞車來降低車速,並善用車上的方向盤,將車轉向安全的地方。

4. 你也可以拉起手煞車來降低車速。

5.如果你正在高速公路上或是山路上高速的狀況突然發生煞車失靈,除了上述的步驟,你還可以左右轉動方向盤,讓車子產生類似蛇行的狀態,以增加輪胎的阻力,並提高周圍車輛的警覺。

6. 等車速降低後,將車子開至路旁等待救援。



●您清楚ABS有何種效用?

==================================

近來新車安全配備總是少不了ABS與安全氣囊,這也就成為了選購新車另一熱門話題。究竟有沒有必要多花這筆錢,選用ABS呢?

防鎖死煞車系統(Anti-lock Brake System),它最大的功用就是在於行車時可以避免輪胎鎖死情況發生。通常發生狀況須要緊急煞車的時候,絕大部分人都是一腳踩煞車踩到底,在這種情況下,車輪會因強大的制動力而鎖死,因此導致車子失控,事故因此發生。ABS的作用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以點放的方式控制車子的前進方向,避免車輪因緊急煞車而鎖死。



ABS的二個主要作用:

▲ 在特定的條件下可以縮短煞車距離 ▲

可以使駕駛人在緊急煞車後仍能掌握車子的行進方向雖然ABS能防止鎖死煞車系統,但由許多實際例子可以證明,許多交通事故對於有ABS卻似有若無,實際上未必所有的車子都能達到這種目的。就如同每一款車的性

能都不同一樣,每一種ABS的效果也會大有不同一樣。



原因在於ABS動作前必須先感應到車輪的鎖死狀態,再鬆開煞車,鬆開煞車之後又必須立即使煞車恢復作用。ABS系統就是在這不斷重複放鬆之間達成防止煞車鎖死的作用。因為這種作用往往在一秒鐘內必須重複數百次動作,因此效果較差的ABS根本無法正常運作,發揮它應有的效用。



●教你省油10招撇步

==================================



第一步:車內儘量少放不必要的東西(如保齡球、冰箱、折疊腳踏車....)

第二步:不要任意的改裝車子(如輪胎引擎、傳動...等元件)

第三步:暖車時間不宜太久,最好在30秒內結束

第四步:選擇適當的駕駛模式(如一般路面OD檔應在ON的地方...)

第五步:駕駛時應保持行車的距離,車速要平穩,不要急加速、急減速

第六步:儘可避免長時間停車開冷氣在車內休息

第七步:車子應停放在陰涼的地方

第八步:加油時應慎選加油站,避免使用劣質油品,加油後油箱蓋應鎖緊才可減少油料蒸發而損失

第九步:應固定時間做適當的保養工作(如定期回廠保養、或引擎運轉不順也應回原廠徹底檢修、選擇適當粘度及適量的潤滑油-過量會增加引擎負荷,導致耗油)

第十步:檢查機油尺油面,每週一次,以確保油面在規格內。





●在台灣,應該選擇什麼樣的機油黏度範圍最適合?

==================================



這個問題可以從純技術、和從市場行銷二種點來探討,在現實世界裡,比較可怕

(還是可悲?)的是,似乎後者對消費者的影響力要強過前者,為會這樣呢?



您在街上隨便找一些駕駛人隨機取樣採訪,問問他們熟悉的機油品牌有哪些?跟您打包票,說的出來的,一定是國際級的幾個大品牌,如果再問到產品型號,那絕大多數被訪問者講得出來的,恐怕就更少了,為什麼會這樣呢?道理很簡單,機油業者的品牌形象廣告比單一產品廣告多得多,因此留在消費者的腦海裡的印象,當然也就是品牌強過產品!



同樣的道理,也印證在消費者對機油黏度範圍的選取上,透過廣宣,業者可以大力宣導特定黏度範圍的諸多好處,缺乏技術背景的一般消費者都會照單全收,因此除了廣告之外,吸取這方面知識的管道實在太少,也不容易有趣、好看,所以說,複黏度機油哪種黏度範圍好?一般消費者基本上是聽任廣告擺佈、再加上口碑來推波助瀾,當然,價格誘因也能形成相當的影響力。



如果從技術點來看,以台灣的環境來看,太低的低溫黏度是沒有需要的,因為像0W或5W這種低溫黏度,其實是設計來給溫帶、寒帶環境用的,其訴求乃是能快速流動、低溫起動容易,在台灣其實沒有需要,以本地的氣候而言,低溫黏度選10W絕對足敷使用。而在高溫黏度方面,台灣雖熱,但也還沒熱到像非洲或是赤道國家,再說一般小轎車也非商用車輛,滿載、高負荷的情況也極少,因此高溫黏度也不必過高,一般而言SAE40就夠用了。黏度範圍選得太寬的話,等於幫機油公司付錢給添加劑公司、去買必須使用的黏度指數改善劑(V.I.Improver),如果自己用不上,實在是白花錢,沒有必要。





●需要「道路救援」時怎麼辦……

==================================





車子掛在路上不能動,不到半個小時時間,數部拖吊車聞風而至,試著說服你讓他要將車拖回去修理。此時你可別病急亂投醫喔!找一家安全又可靠的拖車中心,是保護自己的第一步……



車子掛在路上不能動,多數駕駛者除了懊惱之外,心情也顯得沮喪,因此經常因為心情受影響,反而大意失荊州,損失更加慘重,以下的文章將提醒,遇到車子拋錨這等倒楣事時,將如何將損失降至最低。

(1)不要接受陌生的拖吊公司將您的車拖走

(2)如到不熟悉之服務廠維修,不要請求估價。(你若不在那兒修,他可能獅子大開口,連帶要求拖車費、保管費、處理費、拆下費,讓您多花不少冤枉錢。)

(3)人勿離開車廠,為避免修車廠人員修換您原有的零件,你只好辛苦一點,好好盯著您的愛車。

(4)儘可能勿支付任何金錢,及簽下本票。

(5)見苗頭不對,應儘速與熟悉服廠連絡並告知情形,不要覺得不好意思,趕快將車輛拖離,唯有找到熟識且正派經營的修護廠,才能確保您的權益。



●愛車冷氣健康檢查

==================================



愛車冷氣健康檢查汽車的冷氣系統除了定期保養及冷媒添加外,最重要的還是在於冷氣的正確使用,才能延長冷氣系統的壽命哦!。

但一般的車主可能忽略以下這些小細節:

▲開窗:在炎熱的天候中進入車內必須先開窗讓熱氣散出去

▲關冷氣:發動引擎前,必須先將冷氣關掉,一來可以延長啟動馬達的壽命,二來也可防止冷氣皮帶在開動時突發的扭力下受傷

▲送風:啟動引擎後,待引擎運轉兩分鐘先以送風的方式將熱氣排放出去,再按下A/C鍵啟動冷氣

▲冷氣使用上,再加上風向的使用,不但可幫助空氣對流,也可加強冷房效果



●教你自己聽「聲」辨別愛車毛病

==================================





當你的車輛在轉彎時,從底盤前方傳來ㄎ一ㄚ‵ㄎ一ㄚ‵的奇怪聲響,而且你的車速愈快它的聲音就愈明顯。

一般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前輪驅動的傳動萬向接頭內之滾輪軸承已經磨損。



處理的方法:



◆一般來說,聲音從那一邊傳來則表示那一邊的傳動軸已絕損壞,但若嚴重時則不論向那一邊轉彎都會發出聲音來,發現時應即時加以更換,避免發生危險。



◆平時應多檢查防塵套是否有破裂,因為防塵套若有損壞,將會導致黃油流失或雜質進入,這些原因都會加速傳動軸的軸承磨損。



●另一個常見的毛病:當車輛在行駛時,從車子外面傳來擾人的風切聲。



==================================



發生的原因可能有:



一、高速行駛時,反方向的氣流竄入車身上的空隙裡,而產生類似吹口哨的聲音

二、車窗泥槽已經變形、隔音防水橡膠硬化三、行駛在有橋柱或路柵時,車內會斷斷續續的傳來風切聲



處理的方法:



◆為了可以確定風切聲產生的部位,可利用透明膠帶將車身四周的空隙封住,再進行路試,逐一拆下膠帶來判定發出聲音的部位在那?

◆若是車窗泥槽變形了或隔音防水橡膠硬化,可向車商購買潤滑劑噴塗於橡膠及墊圈處以保持其柔軟及彈性,若噴塗於泥槽內則可做為潤滑及清潔之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we5321978306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