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每天面對不同工作狀況,確實很難一直保持高昂的正向情緒,但避免生活正向情緒受工作情緒影響,卻有幾個方法可執行。

健康為根本

    快樂是一種感受,也是一種能力,所以快樂能藉由練習產生,但一切根本是先擁有健康身體。人是動物,情緒好壞必然會受到生理健康狀態和賀爾蒙分泌影響,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人就很難去感受正面情緒。

    因此,工作再忙也不能劇烈改變自己的生活作息和傷害身體健康。例如很多人以工作忙為藉口,把原本定期做運動的習慣停掉,一旦超過3個月,就會對身體造成無法回復的傷害。

    或有些人因工作壓力大,經常藉由吃高熱量食物來犒賞自己。高熱量食物雖然能讓人的情緒瞬間亢奮,但過了高亢奮期後,反而會讓人加倍沮喪,然後又想吃高熱量食物,再沮喪,進而變成惡性循環。

    日本有很多關於過勞死的研究,發現過勞死的危險因子為:持續半年,每天工作超過11小時、開始有啤酒肚、掉頭髮或禿頭,愛吃高脂肪食物,而這些危險因子也跟壓力和情緒有關。

時間分隔法,把工作情緒留在辦公室

    很多人下班時間一到,立即匆忙趕搭捷運回家,滿腦子沒有適時發洩的怨氣,隨著壅塞和冗長的通勤時間,不停發酵,這時你回家見到家人,很容易一開口便怒氣沖沖,無辜家人因此成為你的受氣包。

    透過4個練習做好時間分隔法,能協助你把工作情緒留在辦公室,不讓你成為家中火爆點。

    練習1,每天工作結束後,安靜坐在辦公桌旁,想像你手中拿著一個大包包,老闆罵你是一朵烏雲、同事欺負你是一顆皮球、客戶不守信用是一隻玩偶……,把所有的工作負面情緒想像成實體物品,然後你把這些物品統統收進包包裡,鎖在辦公桌抽屜的最底層,最後起身回家,不再想這些事。

    練習2,同樣結束工作後,安靜坐在辦公桌旁,拿張白紙寫下你今天在公司發生的所有事情,寫完後也鎖在辦公桌抽屜裡,不再想它。

    同樣的,你也可以用畫圖表達心情,這個練習的重點是給自己一個限定時間、空間和動作,讓你把工作負面情緒發洩完再回家。

    練習3,採取完全隔離法,工作盡可能在公司完成,下班後也不帶公事包回家。由於沒有實體物品不斷提醒你工作遇到的困境,你就比較容易將工作的負面情緒留在辦公室裡。

    練習4,跟家人約定好回家不談公事。如果想和家人分享工作近況,不妨雙方偷空檔進行午餐約會,利用白天工作空檔,處理工作情緒問題。

    時間是很好的分際點,不同時間過不同生活,情緒就不易互受影響。因此,工作結束不要馬上回家,在辦公室多留10分鐘,回想當天工作狀況,如果你的情緒還停留在怒氣點就直接回家,只會讓家人跟著受氣。

設立快樂目標,分散生活注意力

此外,分散注意力也是好方法。

    除了工作目標,上班族也要幫生活設立快樂目標,如預計某時到某地旅行、某時爬上玉山山頂。人有了生活目標,才不會一直被工作目標牽著走,也就不會一直陷於工作情緒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we5321978306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